
長江船舶設計院:立潮頭 航向武昌未來
2020-12-10 13:15:10
來源:鳳凰網湖北綜合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引言
2017年,武漢正式入選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設計之都”成為武漢首個世界級城市文化品牌。武昌區作為武漢市設計產業資源大區,搶抓武漢入選“世界設計之都”契機,加快推動設計產業轉型升級,逐步成長為設計產業門類全、設計企業品牌響、設計產業人才多、設計產業平臺高、設計產業項目好、設計產業創新力強、設計產業發展氛圍濃的“設計之都”核心承載區。轄區內各大設計企業大步向前,奮楫揚帆,在武漢“設計之都”建設進程中,充分展現了強大的“武昌力量”。
人物介紹
王前進: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入職37年來,參加過近百個項目的船舶設計工作,并取得多項科研成果。由于成績突出,其2003年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05年被授予交通運輸部“科技英才”、2007年榮獲交通運輸部“全國交通行業文明職工標兵”稱號、200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陳曦: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有限公司船體工程研究設計部部長。進入設計院工作11年來,參與了公司許多重要項目,如江海直達貨船、內河大型豪華旅游船的設計工作,近年來主要參與綠色環保新能源動力船舶的開發設計。
近70年來,長江船舶設計院始終堅持“精心設計、優質守信、求是創新、顧客滿意”的質量方針和服務理念,向綠色高質量發展,為社會提供優良的設計作品和一流的技術服務。
打通三峽樞紐“瓶頸” 提出三峽船型大L/B船型方案
2003年6月18日三峽船閘投入運行,2011年三峽船閘通過貨運量達到1.00億噸,提前20年達到設計通過能力。隨著長江上游地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三峽樞紐通過能力不足的問題日益明顯,并為長江航運業和社會各界所關注,如何進一步提高三峽船閘通過能力成為當務之急。
針對這一難題, 2011年,王前進帶領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有限公司相關技術人員,協同重慶市港航管理局、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成立項目組,共同開展了“大L/B三峽庫區過閘船型研發與應用”研究。通過破解船舶操縱性、快速性等技術難題,最終在國內首次提出了三峽船型大L/B船型方案。王前進表示:”投入使用的大L/B三峽船型與現有同噸級的標準船型相比,船舶的綜合技術性能大幅提高,船舶能效高、油耗低、節能環保、安全可靠。“
據了解,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在重慶及湖北地區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現已建造并投入營運200多艘,在重慶地區占到重慶市貨運運輸能力15%以上,已成為三峽主力船型,也是我國內河研發最成功的船型之一。2017年“大L/B三峽庫區過閘船型研發與應用”榮獲2017年度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研發船舶綠色“心臟” 填補多項國內技術領域空白
當前,低碳經濟成為全球熱點,以新技術、新能源為基礎的綠色船舶概念引起造船、航運業界的重視。隨著船舶行業的綠色環保標準和要求日益提高,尤其在內河流域,傳統的石化能源動力船舶無法滿足環保的發展需求。
“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公司投入了大量科研力量研發綠色節能的新型動力船舶。”陳曦作為新型純電池動力船舶研發團隊一員,不僅參與了各項目的設計研發,也見證了純電池動力船舶從小到大、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整個過程。“新型純電池動力船舶的研發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領域的空白,為踐行長江大保護貢獻出我們這一代人的力量。”
在船舶設計領域,船舶標準化、專業化、大型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突出,新技術、新材料應用為船舶的更新換代提供支持,創新引領已成為船舶設計領域發展的主旋律。“我們院是內河船型標準化研發的主力軍、長江游輪研發中心、江海直達船型研發的引領者,是我國船舶設計的主要研發單位之一。”王前進自豪地說到。
坐擁武昌優質“土壤” 形成企業高質量發展態勢
高新技術產業及其企業群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武昌區政府通過政策支持、良好工作環境營造,支持轄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使一批國內頂尖的技術研發單位和轄區內的高校、研究院所,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區域發展態勢,使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同企業共同發展,為青年員工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長江船舶設計院始終將人才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資源,致力于人才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活力的激發,其作為從事船舶及港口機械研究設計開發的專業科研設計單位,技術底蘊雄厚,培養了一批批具有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
作為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區”,武昌區深刻彰顯著“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精神,經濟、文化、交通、生活環境等各個方面都在蓬勃發展,建設成為了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區。陳曦說到:“在武昌工作的11年里,我見證了武漢新名片‘楚河漢街’的建設發展,見證了濱江商務區的拔地而起,更見證了東湖、沙湖的綠色生態發展,武昌區在不斷踐行‘武漢每天不一樣’的城市口號。武昌區的硬件環境和軟件服務都為我們這些設計科研院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大“疫”當前顯擔當 夯實企業建設助力武漢發展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重創了武漢的經濟發展,長江船舶設計院作為武漢重啟后武昌區第一批復產復工的企業,體現了企業的擔當。陳曦說到:“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企業的青年員工,也必定會跟隨企業發展前進的腳步,進一步做好綠色節能環保型船舶研發設計工作,為環保事業做出貢獻,為武漢‘設計之都’增添一抹綠色。”
新時代需要具有創新思維的技術人才,企業科技創新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一個‘好的’設計項目應具有創新性、引領性,既能夠為企業創造預期的經濟效益,也可以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一位‘優秀’的設計人才應具備廣闊的視野、聰明的才智、創新的理念、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和勇于擔當的職業操守。”王前進認為:“武漢作為‘設計之都’應該多跟蹤了解設計企業的發展,協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相關問題,從政策、稅收、資金投入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共同為武漢未來的發展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