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航科技出售英邁國際收購貨船進軍散貨船市場
2020-12-11 13:50:42
來源:長江商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瘦身健體,海航科技計劃出售核心資產英邁國際100%股權。
據披露,海航科技已與交易買方簽署協議,出售英邁國際后,將不再持有其股權。英邁國際資產預估值約為58.26億美元。
四年前,海航科技耗資約59.82億元收購了英邁國際100%股權,借此成功向IT供應鏈領域轉型。那么,海航科技為何要將其出售呢?
海航科技公告稱,公司在收購英邁國際之時,因為借款而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根據約定,2023年前需逐年償還銀行借款本金,公司債務償付壓力較大。此前,公司已經存在多次延期支付并購貸款本金現象。
此外,巨額銀行貸款產生的費用也降低了公司盈利能力。
在出售核心資產之時,海航科技計劃通過收購資產進行產業布局。今年12月4日晚,公司宣布擬收購資產切入散貨船舶運輸細分市場。
出售核心資產緩解償債壓力
四年前收購的資產,如今將其賣掉,海航科技此舉是為了緩解償債壓力。
12月9日晚,海航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海物流、GCL IM、英邁國際、Imola Acquisition、ImolaMerger簽署《交易協議》,天海物流擬將其下屬子公司GCL IM與交易對方新設子公司 Imola Merger根據美國法律進行合并,合并完成后GCL IM作為存續公司,并由交易對方持有其100%股權,Imola Merger終止存續。本次交易完成后,天海物流將不再持有GCL IM股權 。
交易對方Imola Acquisition與海航科技不存在關聯關系,因此,本次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但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標的公司GCLIM為投資管理公司,其下屬公司英邁國際為主要業務經營主體。以2020年9月30日為基準日,海航科技擬出售標的資產預估值合計約為14.53億美元,其持有的英邁國際的100%股權資產預估值合計約為58.26億美元。
上述交易的核心資產為英邁國際,于2016年底被海航科技收購。
海航科技披露稱,收購英邁國際之前,公司主營航運業務,業務結構較為單一。主要經營及管理以天津、上海、寧波、青島為基本港,至韓國的國際近洋及國內沿海多個口岸的集裝箱班輪貨物運輸航線。 由于供求失衡加劇,航運市場景氣度曾呈現較大下滑。綜合考慮國家政策支持、行業升級方向及潛力、控股股東的資源優勢等因素后,公司擬發展上游業務形成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平臺,遂收購了英邁國際 ,交易總價款59.82億美元。同時,公司將原有業務的部分子公司剝離。
不過,收購英邁國際的資金來源為三部分,即自有資金、聯合投資及銀行貸款。其中,公司自有資金87億元、聯合投資方國華人壽投資金額為40億元,剩余部分均為銀行借款。
這一近400億元的交易,依靠銀行借款超過200億元。因此,海航科技債務激增。
海航科技稱,交易完成后,公司因銀行借款較多導致資產負債率大幅提升,需承擔較高的財務費用支出,公司整體流動資金壓力較大。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底,海航科技資產負債率為85.44%,長短期債務合計為441.13億元。今年三季度末,資產負債率為84.49%,長短期債務合計為383.37億元。
2017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財務費用分別為11.88億元、37.27億元、39.03億元、20.63億元。
海航科技披露,根據公司與銀行簽訂的貸款協議及銀行出具的付款通知等,公司的銀行借款需在2023年前逐年償還本金,債務償付壓力相對較大。2018年至今,受公司整體流動資金壓力較大影響,公司與銀團參貸行積極協商延期償還事宜,并已多次延期支付并購貸款本金。
本次出售英邁國際,目的是償還銀行貸款本金及利息,降低財務風險以及融資成本,減少經營不確定性。
重新聚焦航運業務
出售核心資產后,海航科技將重新聚焦航運業務。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英邁國際在海航科技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公司主要業務就由英邁國際承載,且其有著較為穩定的盈利能力。
2017年至2019年,海航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154.60億元、3364.72億元、3271.53億元,同比變動739.86%、6.66%、-2.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為8.21億元、0.60億元、5.22億元,同比變動155.23%、-92.66%、766.35%。
2018年,凈利潤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天海云匯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天海認知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虧損。2019年,公司出售了這些虧損子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回升。
從數據上看,近幾年,海航科技的經營業績主要由英邁國際貢獻。如2019年,英邁國際實現營業收入471.97億美元,同比減少6.42%,凈利潤5.05億美元,同比增加43.43%。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62.18億元,同比下降2.43%,凈利潤為4.59億元,同比增長66.2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為4.30億元,同比增長100.64%。
盡管借助英邁國際貢獻,海航科技盈利能力還算不錯,但相較于數百億元在三年內需要還清的債務而言,還是有些杯水車薪。這也是海航科技出售英邁國際的重要原因。
截至2019年底,GCL IM資產總額1237.98億元、凈資產157.65億元,海航科技資產總額、凈資產分別為1277.16億元、138.71億元,占比分別為96.93%、113.65%。當年,GCL IM營業收入3271.53億元 ,占海航科技營業收入的100%。
那么,出售了貢獻海航科技營業收入100%的核心資產英邁國際后,海航科技該怎么辦?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海航科技早有規劃。今年12月4日晚,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ASIAN EAGLE SHIPPING LIMITED,擬通過設立子公司購買好望角型干散貨船豐收輪(BULK HARVEST)及好望角型干散貨船喜悅輪(BULK JOYANCE),交易價格為每艘船約1.46億元。
海航科技稱,通過收購兩艘干散貨船,公司切入散貨船舶運輸細分市場,拓寬公司產業鏈。
海航科技的前身為天津海運,1996年6月登陸A股市場,收購英邁國際之前,公司名稱為天海投資。那些年,因為市場供需失衡,航運市場景氣度下滑,部分航運公司經營虧損。
針對重新聚焦航運業務的計劃,海航科技稱,今年三季度,中國航運業已從疫情中全面復蘇。
此外,出售英邁國際后,除了償還銀行貸款外,海航科技還可以回籠大筆資金,可以使用這些資金進行產業布局,包括收購資產等。
